在晚清末年商品经济尚未成熟的商业运作中,胡雪岩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睿智和有远见的。这可以从胡庆余堂和同时代的名店“孙春阳”南货店的比较中看出。交涉,想请店里派人将他要的货送到他下榻的金阊客栈,但货房却拒绝了,这家字号自恃牌子硬,说是没有为客送货的规矩,他们也不想应时而变改掉这不为顾客送货的“老规矩”。由此,胡雪岩得出了“孙春阳”的招牌不会难持太久的判断。
在胡雪岩看来,店规不是死板板的,有些事不可通融,有些事却要改良。所谓通变通变,变则可通,通则可久,事物总是在随着时势发展的不断的变革之中获得不衰的生机。现在经商环境已经变了,还在坚持“店大欺客”,怎么能维持长久呢?
为了体现“顾客乃养命之源”的宗旨,胡庆余堂专设顾客休息场所;在流行病多发的暑热天,免费供应清凉解热的中草药汤和各种痧药;在远近香客赶庙烧香,大批涌入杭州城的初一、十五日,将药品降价出售;遇急诊病人,即使是隆冬寒夜里也接待不误。如在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高发期的冬天,半夜三更常有病人敲门求药,值夜药工一定遵守胡庆余堂为急症病人现熬鲜竹沥的定规,劈开新鲜的淡竹,在炭炉上文火烘烤,待竹沥慢慢渗出,再用草纸滤过,当场让病人喝下。熬一剂竹沥一般要花两个钟点,病人一多,所需时间就更长了,但药工们总是急人所难,耐心细致地做好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