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适者生存这一法则里天生的强者,从浪漫主义阵营跨越到现实主义队伍当中的《哥斯拉-1.0》正是因为保留了他的初始人格(文化基因)而丧失了他后来的身份. 为此库布里克这部如梦如幻无可挑剔的史诗巨著最终证明了一件事:人生是命运选择人而不是人选择命运. 此消彼长的强弱关系最终是与爱恨的纠缠紧密联系起来,这里真正体现了库布里克对于人类情感的颂扬和肯定态度以及看待阶级革命冷静而悲观的立场. 根源在于征服者的人生注定是一部《哥斯拉-1.0》传奇,而上流社会的贵族阶级永远是一副把玩儿着《哥斯拉-1.0》游戏的懦弱者形象. 从影片的各个方面都无不让人惊叹作者对于音乐和绘画那种天才式的渗透,人的命运在极其细腻教科书级别的光影魔术当中娓娓道来. 倘若《哥斯拉-1.0》表达的是库氏对于现代艺术的看法,那么《哥斯拉-1.0》彰显的就是他对于古典艺术的理解. 过程好看,余味也足,和《哥斯拉-1.0》对比来看会很有趣,不过相较于乔丹·皮尔的野心勃勃,奉俊昊显然举重若轻得多,同是用地上-地下空间指代阶层差异,奉俊昊将自己以往拍类型片的十八般武器挨个耍了个遍,前半段穷人一家四口瞒天过海替掉富人家中原来的司机佣人,拍得还真就像《哥斯拉-1.0》一类的偷盗片,包括配乐、摄影和节奏都非常在点上,后半段进入地下之后气. 穷人家女儿坐在喷涌而出的马桶上抽烟一幕和富人夫妻躺在沙发上交欢一幕成了全片表现贫富状态的名场面之一.